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十部门15日联合发布《关于支持和推进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把更多的红色资源、工业遗存转化为文旅资源,展现中国现代工业制造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。上海将深化建设成为中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,以工业旅游为抓手进一步打响“上海旅游”品牌。
上海工业旅游资源丰富,涉及30个制造业大类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,截至2021年末,上海拥有290余处工业遗存、149家市级文创园区、65家行业博物馆、300余家科普基地、19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等。
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“皂梦空间”,其前身是上海制皂厂生产区域的一部分。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
最新发布的实施意见明确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18项重点任务。
意见聚焦工业遗产保护利用,提出开展上海工业遗产调查、评估、认定,形成分级保护利用体系;将符合条件的工业遗产纳入文物保护体系,价值突出的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;推动工业遗产内的建筑开展“建筑可阅读”。
意见强调工业旅游发展应体现城市更新和城市软实力提升,提出结合黄浦江、苏州河沿岸城市更新工程,加强工业遗产、工业历史建筑活化利用,展示由“工业锈带”变“生活秀带”的城市更新典范。
由烟草仓库改造而成的“绿之丘”。 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
意见聚焦工业遗产面向社会公众的开放力度,提出支持现有装备制造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等企业加快开放工业旅游,引导试点开放学生春秋游和职工主题教育活动等,吸引更多人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业文化。
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前身是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,现已成为“网红”打卡地。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
意见还明确加强部门协同和市、区两级统筹,建立长三角工业旅游合作机制,健全工业旅游标准化体系,加大工业旅游发展专项扶持,加强工业旅游专业导游、讲解员培养,切实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。
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于意见发布同期推出10条“海派城市考古”工业旅游精品线路,涵盖“一江一河”、大国重器、“国潮经典”、冬奥会“黑科技”等特色主题。(记者陈爱平)
之后艺术家们将写好的福字送给了医务工作者们,让大家感受浓浓年味。图手写的春联更有意义,每一幅红红火火的春联 [阅读]
联播+ 2月4日,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举行。当晚9时51分许,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: [阅读]
至于目前处于转型阵痛期的KTV到底应该何去何从?笔者看来,“转型”或许是最好的自救道路。面对千篇一律的传统KTV经营模式, [阅读]
与传统茶馆相比,共享茶室采用24小时无人自助经营模式,一方面解决了开茶馆成本高问题,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私密空间,在这里可以喝茶、打牌、商务、会议、娱乐等。 [阅读]